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单篇幅的总字数有限,所以本文拆分成了两部分。
由“老丁小酒馆之三:三浪体系世界观框架及弱者思维杂谈!”来续接。
不过本就是连载,无妨,无妨。
本文主讲老丁我个人的股票世界观及交易体系架构。
目的本是为卖点议题铺垫,但内容上则属于独立部分。
依然是酒后的意识流文风,演绎式推进,糅合式讲述。
那就书接上回“老丁小酒馆之一”,咱继续聊。
逐水草而居,顺天时而动,老丁我这回漂流到了深圳。
每到一个地方,我都习惯找个僻静之地用来自我反思。
这里到处是公园,于是操作结束后,痛饮一杯就出发。
转眼就走进了公园大门。
本篇先边走边聊,然后下一篇回小酒馆关门唠。
全职交易以来,老丁我的生活和交易始终在辗转腾挪中推进,也在变与不变之间游走着。
变化,让我得以生存;
不变,也让我得以生存。
全变,会被外界拽着走,失去自我;
全不变,就会故步自封或刚愎自用,然后被变化所淘汰。
不变,是为了让自己始终是自己。
变化,则是为了在变动的环境中“保持”自己是自己。
无论是交易还是生活,难就难在这最后的半句话上了。
我愈加发觉,对于变与不变之平衡的拿捏会体现在交易的各个方面。
如果跑向极端,就会很快走入死胡同。
拿自己举例。
当我在给自己的世界观填充模式时,“模式化”问题已在我这里已成为了某种“度量衡”。
我都会非常留意每个模式在这个度量衡中所摆放的“位置”。
也就是说,我会坚守弱者思维的区域,而回避两个极端:
纯模式化,纯感觉流。
因为这两个极端,是强者才能生存的区域,它们对应着“强者思维”。
而在“折中”地带,则是“弱者思维”的生存空间。
它以“三通”为界,四周由“留白”来依附。
一上来就如此抽象了。
这也算是为本文奠定了“酒后胡言”的基调。
不过针对于这类核心内容,我已零散的“翻译”在了如2023.3.27小结这样的文字中。
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够捕捉到那些点。
一切无妨,本文也会对这一切进行全面且深刻的探讨。
换句话讲,这篇文应该是以股票世界观为线索,旨在阐明老丁我全职3年以来的生存之道。
其中就包括了我个人股票世界观,即“三浪体系”的推导和搭建过程,以及老丁我最终寻找到了怎样“不变”的框架,去应对市场之“变”。
也会阐释我是如何向这个框架去填“肉”的。
以及最终在操作层面我又是如何去拿捏种种平衡,等等。
也可以看做是无本老丁的一次酒后自白。
我认为,“交易股票世界观”即是一种以自身之“不变”去应对市场“变”的综合能力。
整个交易旅程中的每一步,我们都需要在一种“拿捏平衡”中如履薄冰的度过。
具体到每一日的操作里,这种“拿捏”可以对外体现为软硬环境和大局观的识别,对内表现在是否尊重模式内的“留白”;
同时,又需要在对手盘博弈层面终保持交易自己的交易优势。
所以说如履薄冰,就是在指操作的每一步都需要做到稳扎稳打的知行合一。
往细节上说,每个D2分时波动中的卖点处理,尤为浓缩了这种拿捏平衡之难。
往宏观上讲,控制平均回撤的根本也在于这种对整体平衡的掌控,而并非局部性问题。
这也是为什么,我会把世界观和卖点议题通过连载一锅烩的原因。
当然,以上一切的前提是,自身得有一个不会动摇的世界观框架。
在前一篇“老丁小酒馆之一”中提过,短线选手到最后的认知都差不多。
情绪周期,龙头,补涨,主升,主跌,试错,切换,等等,都是些共用词汇。
当然,对于情绪世界的“四段式”划分也算是某种共识了。
但老丁我早已放弃了这类共识。
或者说,也正是因为我在某一刻知趣的放下了它们,才得以存活至今。
当然,这是沿用弱者思维到最后的必然选择。
后文我会指出这类“常规”世界观框架的三大死穴。
以及我放下情绪周期,或试错、主升、震荡、主跌这类构架的原因。
如果玄学点讲,老丁我倒是有个很大的感悟:
当对情绪世界的探索到达某种饱和的时候,唯有进行自身的主动“降维”,回归到某种返璞归真的“第一性原则”,才足矣去应对不断内卷和进化的对手盘。
即在“老丁小酒馆之一”中“大道无形”和“大道至简”的选择里,我选择了后者。
大道至简,才是属于弱者思维的最终选项。
我不知各位对上述文字会产生怎样的感想。
且当我自说自话,但我会尽可能详尽的记录。
总之,针对于上述常识性内容,存在着一个必然性:
只要继续往前走,大家终究都会“会”。
即使对这些名词的理解各有不同,但本质含义都会是一回事。
但有趣的是,就算大家认知类似,每个人最后的做法却又各不相同。
这里的不同,主要还是变与不变应对之不同。
为避免过于抽象,具体点讲讲“模式化与否”的问题。
必然有人采取正向思维,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死规矩去“框”市场。
框中了,看懂了,就做。
框不中,套不住,看不懂,那就空仓。
后台曾有很多“痛苦的”朋友都和我交流过这类问题。
在我看来痛苦集中于三点:
其一,无法忍耐长期空仓带来的折磨;
其二,等到了模式内的关键点,但交易结果却出现负反馈,造成二次打击;
其三,长期以往,开始怀疑自己的模式是否失效。
我把它称为模式化选手的“负反馈三连击”。
这应该算是交易旅程问题链中的节点性问题,存在共性。
痛苦的根源,就在于走向了前文中“度量衡”的一个极端。
因为那是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地方。
问题的本质是简单且抽象的,还是如何交易股票世界观的问题。
因为一套模式是否好用绝不局限于模式本身,任何一个“好用”的模式都必然有它“不好用”的时候。
那么该如何去识别这些阶段,就必须依靠某些“大局观”;本质上就是世界观框架。
所以说模式问题无法扁平理解,它绕不开世界观。
那么,到底什么才算是“交易股票世界观”?
如果用一段话来阐明,我认为应该是:
投机资金在市场里以逐利为目的四处游动,我们根据这些资金集体移动的痕迹,捕捉其运行的定理以及阶段内形成的规律;通过定理来生成交易理念,透过规律来找到匹配的三通模式,并将这些模式对应进不同的时空,从而构建出一套世界观框架;并通过理念一致性,在框架内的不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式博弈。
这就是我给出的完整定义。
至于“负反馈三连击”的成因,完全可以从中去“对症”。
对症后就会发现,我们可能更多看的是“标”而不是“本”。
这些“标”从表象上看是比较简单的。
出手点少,说明模式丰富程度不够。
不好买或不好卖,则说明关键点的设定不对,亦或是和对手盘产生了一致性共识。
临盘起意,则意味着自己对模式不信任或自控力不足,再或者就是使用了不符合自己性格的模式,等等。
但论到根本,这些问题依然得回归到“交易股票世界观”中去“治本”。
这漫长的反馈三连击之路,老丁我是一步一个脚印趟过来的。
我知道自己的“本”在哪,但我却很难去解决别人的问题。
每个人的每个问题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庞大的体系。
有人诉苦时,我没办法给予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回答。
消除这种痛苦的根本,在于如何自我调整与自我完善。
如果我直接说出我的真实想法,就会造成很大的歧义。
歧义会集中于三点。
其一,我的观点会和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完全相反;
其二,“看起来”也会和我自己写过的话相反;
其三,我的股票世界观非常极端,难以获得共识;
那就详细的谈谈我对于前两点的看法。
第四点放后面说。
首先,对于纯模式化做法,绝大多数人会误以为这是一种“相对保守”的“安全做派”。
但在我看来,它在本质上是唯有强者才能掌握和驾驭的生存方式。
这就是第一个歧义点。
如果我们哲学式思考一下,就会发现这里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。
前提就是,你得是个绝对的强者。
在我看来,这种“纯模式化”做法之内核属于一种“强者思维”。
这里的强,主要是指操作者的强认知,强框架,强执行,强观念和自身的反人性。
这种模式化做派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操作者内心会走两个极端:
一种是,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个强者,企图一套连招打遍全场;
一种是,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个弱者,躲进一套战术坐井观天。
形成自卑和自负的颠倒循环,处在不是当爷就是当孙子的状态。
对于问题链的推进来说,三连击已成为了必经之路。
总之,无论采用了哪种人格暗示,操作者都会在行为上企图用主观的“强框架”去规范客观市场的不确定,并意图在长期博弈中掌握足够多的主动权。
在这种强势思维的框架中,很少会出现四两拨千斤或以柔克刚的“巧”,更多体现的是某种以刚克刚的“硬”。
市场里有很多这样以刚克刚的强硬做派选手,他们的操作轨迹也很容易产生模仿效应。
比如,只打反包二板,只做突破,只做断板第三日的低吸,等等等等。
这种操作风格很容易被看懂,当然,也最容易带来误导和盲从。
市场中很多“共识”性的关键点和模式,很多就是如此产生的。
可以自我反思下,看看我们自己的潜意识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人格的,我们的模式是否又采用了某种“强框架”。
很多时候,我们内心期待的是“以不变之形,应万变之形”的“保守”策略,但执行起来却发现它阻力极大且异常困难,似乎总有一波比自己更厉害的老阴比在黑自己。
有时也经常会觉得,也许市场在走它的一条路,而我们却拧巴着自己在走反向的一条路。
那么不妨再换个思维想一下。
上文已经对“交易股票世界观”进行了阐述,凝练出最核心的特征就是“变”。
可我们却希望通过某种“形式上”不变的套路,去博弈这些不断游离变动的对手资金,以此从市场中不断获利。
这真的可能做到么?
我们总是在提“游资”。
是的,机敏资金始总是在四处游动且变着花样在逐利投机的,而我们却试图用某种“阵地战”的策略,去博弈擅长打“遭遇战”的对手。
这真的能赢么?
我们真的是能一套战术打遍天下的强者么?
如果不好理解的话,那就放在现实生活中。
我们在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时,内心总会希望对方能按照我们的套路给予回音。
我们在做销售谈判时,也希望能用公司教的话术模板去引导客户成交,等等。
这类套路或模板,就是我们设定的框架。
当对方存在排斥心里或成为某种“对手盘”时,他们总会主动跳出这个框架,不受控。
只有当对方本身就存在某种共识性的诉求,潜意识里愿意和我们形成相向而行“合力”时,一切才会顺理成章的在我们设定的框架内运行。
市场合理,大势,一个道理呀。
换句话讲:
如果一个女生本身就喜欢你,你的任何套路都会奏效。
如果客户本身具备购买诉求,只需轻度引导即可成交。
有趣的平衡在于,如果这时候我们过于强势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
所以,并不是我们的强框架本身产生着关键作用,而在于如何“调整式的应对”;也在于之前连载说的,我们的位置是由环境来自动调配的,而并非我们的主观意愿。
当然,是个强者,那就可以强框架下去。
我们不难发现,很多领域的“高手”普遍存在于这个“度量衡”的两个极端。
一种是走强框架。
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被对方的气场或人格折服,心甘情愿的按照对方节奏来。
一种是没有套路。
我们会不知不觉的被对方的顺水推舟的搞定,无论怎样出招对方都接得住。
我相信在生活中,这两种人我们都见过。
老丁我只能说是佩服,但我学不来,我还没那么厉害。
我只能在中间呆着。
是的,另一个极端,即无招胜有招的“天赋型”选手。
在这种人身上我们很难看到固定套路的痕迹,更多是在用某种理念或三观在引领一切。
体现出的更像是一种以柔克刚的生存态度,但达成的结果却又让人惊叹。
在市场中,这类人会被我们认为是在交易某种“天赋”。
同样,在老丁我个人的认知中,我也把这类人归类为“强者”。
这事儿我也做过,我做不到。
没错,纯模式化和纯感觉流,对我而言,全都走不通。
这使我意识到,自己必然得在它俩的中间区域寻找生存空间。
老丁我既无法做到模式化硬派打法的终日乾乾,也并不具备纯天赋型选手对市场的敏锐认知。
前者,我会卡入“负反馈三连击”中无法自拔。
后者,则会陷入“看懂但做不到”的自我怀疑中。
而我个人的“弱者思维”为两个极端设定了某种“界限”,即“三通”。
从而度量衡之“平衡拿捏”也自此开始被我慢慢掌握。
无法否认,在市场中确实存在很多天赋型选手。
比如,我们看上古时期林疯狂的交割单,每每看到我都会颇有感触。
完全看不懂,找不到任何套路,从操作轨迹中我也无法捕捉到任何规律,让人难以效仿,更多只能是欣赏和赞叹。
光是那颗心,老丁我就没那么大。
所以老丁我把这类天赋型打法也算作强者做派,没太大毛病。
最真实的自己,可能并非我们最初所设想的那样。
我们最后所得到的结论,很可能会趋向于一种淡然。
当我们去触碰过某些“边界”后,很多事情也能够学会“放得下”了。
而在交易的世界,弱者思维,即是我给自己的最终答案。
这其实也是“老丁小酒馆之一”中说的角色对号入座的问题。
总之,纯模式化强框架做法,是强者作为。
这需要自己既比对手的实力强;还得比自己的内心强,是个能耐得住寂寞,有极强执行力的强者;自己设定的框架也必须符合于事物运行的规律,要尽可能的看懂市场。
对手盘必须得经常“主动”走入到你所设定的框架中,而你又得坚定不移的去执行自己的杀伐果断。
唯有这样,“一招鲜”才会奏效,才配享受到“吃遍天”的待遇。
否则,一切都会是拧巴的。
是的,这一观点也必然会和绝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反。
最早,老丁我自己也存在着某种井底之蛙式的自慰心里,企图实现一招鲜吃遍天,认为只要掌握了一招两式,就可以用守株待兔式的等待,只在某种固定的关键点出手,然后保持这种行为一致性,获取复利。
那段日子主要集中在研究量价关系形态的阶段中,毕竟这套认知是扁平的,我看不到更深层次和多维度的东西。
那时候我记得自己还读过很多游资心法,把其中的很多大道理平移到这套扁平的技术分析范式中运用,误认为所谓的信念,就是指坚守自己眼前的这套东西。
实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。
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,股市中的一切是按照定理和规律进行演绎的,而并非通过归纳就能得到一个永恒的答案,我误把市场当成了二维的数据归纳和画图游戏。
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,那就是无数次的负反馈三连击。
在一次次的打击后,我才不得不去推敲问题链,遇到的每个问题我都刨根问底的自己想。
于是发现了扩维,大局观,世界观,逻辑闭环等问题,也意识到交易的本质是个庞大的体系,是立体和多维的,而绝非那时想的那般扁平和简单。
最终回看一切也才会明白,大家所认为的那种最保守的模式化做法,反而是只有强者才能做到,也唯有强者才有资格做得到的事。
尤其是符合某种“技术派”特征的关键点,最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单纯而机械的模式化产物。
最简单的,比如打板。
从外面看它就是个技术动作而已。
尤其是技术图形层面相似的关键点,比如反包二板,超跌首板,等等,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只是纯模式化的操作。
可背后真的那么简单的嘛?
并不是。
一招鲜的背后,是一拳二十年的功力,也只是冰山一角的显露。
它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人的交易理念、股票世界观、模式三通。
这一点老丁我之前的很多文字都有过阐述。
所以,强者恒强的定律不仅体现在龙头股上,同时也体现在操作者自身。
毕竟超短线交易不是一锤子买卖的游戏,它在本质上“赌”的属性是很弱的,没办法干一票就走人,是强是弱走到最后必有定论。
我们在长期且多次的博弈中,随着交易次数的不断增加,结果会愈加趋近于“有效”结论,即自己到底是不是那个强者和赢家。
没有任何弯路可走,我们会无限回归于自己本身的样貌。
但对于一个“弱者”来说,强者的强框架则是难以达成的,“假装很强”也是非常痛苦的。
即操作者在客观事实上是个弱者,却在主观上对自己采取了不符合自己性格的强者思维模式,便会形成对自己的“错判”。
这种错判,会使“市场”中描绘的自己,与现实中的“自己”产生不匹配。
而长期的不匹配,就会让人感到做交易越来越拧巴,内心的痛苦也会随之产生。
迎来的将会是框架的破碎,执行力的消退,在人性弱点中的不断挣扎,然后是各种负循环。
一旦在某一刻被击垮,就会被市场教育回一个“弱者”。
老丁我还是那句话,我并无意去批判什么,因为我也曾长久的处在这种挣扎中。
以2021.7.21小结为界,我开始深刻的认识到这个问题。
并在2022.8.27小结中第一次记录了“弱者思维”。
我想说的是,负循环需要一个自我认知的突破口去结束它。
自卑和自负之间也存在一个“不爷不孙”的折中选项。
我选择认怂,反思,调整,前行,交易风格也在演变。
弱者的生存之道,更多是折中和平衡。
从此,我把自己的强框架建立在市场运行的“定理”之上,而再不是自己的幻想。
我把模式依附于规律,而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。
我把那些我无法预判和掌控的部分,主动为市场“留白”,让市场去为我塑造另一部分。
我学会了跟随,我学会了添油加醋,也学会了偷鸡摸狗和顺水推舟。
Be water。
是的,强如李小龙,依然得Be water。
是的,这迎来了第二个可能造成歧义的点:
模式化,老丁我到底是赞成还是批判?
之前的文章里,老丁我个人的态度似乎都是在批判。
后期面的文中,似乎又肯定了它。
本文中,我似乎再次批判了它。
一切“看起来”似乎是自我矛盾的。
但如果仔细去阅读老丁我记录的文字,就会发现并没有冲突。
上文多少也再次给出了我的回答。
此“模式”非彼“模式”。
这里的界限在于是否依托于交易理念,是否被纳入股票世界观,是否经历过三通,以及是否与个人的“强弱”相匹配。
一句话总结,就是“三通与否,留白了多少”。
如果你留白了太多,就是天赋式交易。
如果你毫无留白,就是纯模式化交易。
那么,说到这弱者思维。
之前无论是建立舒适圈,还是炒情商,再或者是让市场选股,未来决定论,环境决定论,右侧操作,放弃预测,等等等等,本质上都体现的都是我个人思想中一种回收,退守、避让或顺应的策略。
从而长期以往下来,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,市场不仅具备自我调节的功能,同时也具备着调节交易者的功能。
也让我愈加觉得唯有保持某种中庸,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。
而不是去做过分的事情,这也和我最初认知相反。
市场是面镜子,它会无限趋近于把我们击回到自身原本的模样;当真实的自己显现后,就看我们是否接受现实并做出某种“退让式”的改变。
都在说市场是最好的老师,确实是。
我认为指导的最终方向是“如何让我们直面懦弱的自己,并坚强的成为那个自己活下去”。
“过分”很容易,“刚刚好”则是最难。
也可以翻译为为“往回收”的事最难做。
因为收回来的都是自己的贪婪。
从而,世界观是可以从“无限”往回收到“有形”的。
周期问题也可以从“期”收到“点”的。
卖点也是可以从“完美”状态往回收到“正确”的。
一切和自我认知水平达成平衡之时,弱者也有了自己的“强框架”。
而我的强框架,可以理解为从常规的“四段式世界观”退守到的“三浪体系框架”。
是的,当我认清“弱者思维”这一事实之后,我的选择是在“弱者思维”的基础上去建立某种“强框架”。
我只坚定的做那些我能够做得到的事,而不是逼着自己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。
我只接受无法被推翻的事实,而不去猜测可能存在的真相。
当我深刻的接纳这种弱者思维,并把它贯彻到我的交易体系后,反而让我看到了明朗。
它反向为我的世界观塑造了某种不可撼动的“恒定”性,它足矣应对几乎所有的行情。
也反向使我的交易策略更符合了股票世界观运行的某些“定理”,不再那么费力的生存。
说到框架和模式化的议题,就多少就涉及到了曾经提过的“形”和“意”。
形,就是事物展示的表象。
意,就是它背后的本质。
不难理解。
关键在于,“形”对于纯模式化选手而言,决定了是否存在出手的“关键点”。
意,则决定了当市场开始“变形”,失去关键点时,我们的框架是否依然坚挺。
当然,这也与前文提到的我们是否选择对市场“退让”有关。
开始绕了,那我就一点点说。
2023年的人工智能行情,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且看懂了。
看懂且做到,看懂没做到,没看懂但做到了,这全都有。
也必然有很多短线选手处在看着它天天涨,但天天不敢下手的踏空状态中。
基于对对手盘的了解,我太懂这一点了。
因为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,以往常规模式中的“关键点”在那段时期注册制下产生的“偏好”中已显著减少。
这就是“形”的层面。
不好玩了,形变了。
说个例子,也算是扒一下别人底裤。
很多情绪接力选手喜欢打连板票的“破冰”或“空间突破”。
但长期空间打不开;打开了,还是个负反馈。
就算形来了,但依然不好玩。
是的,各种“形”会变,但“意”却不会轻易改变。
在我个人体系的理解下,形就是痕迹,意就是规律。
形的变化,可以狭义的理解为类似于前文说的,一段行情重“模式内”的“关键点”或“窗口”找不到了,股票上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。
意,则是指该是龙头还是龙头,是补涨也还是补涨,周期依然是周期,题材也还是题材,套利和接力思路依然都还在,一切本质“规律”上的东西都没变。
正是因为形变了,所以让人不知该如何出手。
正是因为意没变,又让人觉得自己能看的懂。
在2023.3.13小结中,我称注册制带来的改变更多是“狼来了”效应。
意思就是在说“形”变了,但“意”没变。
痕迹变了,但规律没变,那么我的模式就不用变。
因为我的模式始终存在“留白”,那部分就是留给市场随意变动的。
不难发现,市场的运行始终都是按照一定的“偏好周期”切换着它的“规律”。
我们自己的模式,会随之在某些时期内有效,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失效。
一切的核心,依然是自己坚守的那些不变,能否足矣应对外界的变。
而想要维持自己的不变,就得先知道到底什么东西是不变的。
从而,“规律”和“定理”之间的关系就得先行理清。
然后也就顺带搞明白了我体系中“偏好周期”的含义。
“定理”凌驾于“规律”之上。
所谓的“道”,即指规律、路径、方法,万事万物运动的“痕迹”。
道,就是规律,也是前文所谓的“意”,它会产生阶段性的痕迹,通过“形”来表示。
当我们发现了某段时期内市场产生的“形”即“痕迹”,就可以进一步推导背后的“道”即“规律”,然后搭建与之相应的“模式”。
也就是说,与模式最接近的东西应该是规律,而不是痕迹。
在我们去看一些“强者”的交割单时,也是同理。
一些模式化选手的操作“痕迹”容易被效仿,而一些天赋派选手的打法则让人摸不到套路。
比如北京炒家的模仿者多,但退学炒股则让人难以效仿。
说了这么多,也必然有很多优秀的选手介于“度量衡”的中间。
当然,这就多少涉及了后续“脑内买卖”的问题,后续的连载再去详谈。
之前提到过“结论本身就是规律的呈现”。
那么,通过对这些阶段性规律推导出的模式,大概率就会在规律存在的时期内奏效。
这里要明白的是,有时候规律没改变,但它的痕迹和表现方式改变了。
如果我们的模式建立在规律之上,则不太影响一段时期内模式的有效性。
相反,如果我们的模式基于“形态”而建立,则必须不断推到重来。
同时,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这些“规律”也是会阶段性变化的。
当规律开始失效之时,就得往回落到“定理”的层面去寻找答案。
是的,每种具体的“模式”往往诞生于某阶段“偏好周期”下生成的“规律”。
规律本质上就是“偏好周期”的产物,它仅仅代表了那段时期的偏好或路径。
而市场运行的“定理”则不会因为偏好周期而改变。
市场中的“不变”,体现在“定理”。
市场的“变”,则体现在这些定理之下“定期”所产生的一些“规律”上。
也就是说,规律本身的特征就是“变动”,且仅在“一定时期内”奏效。
一切就好理解了。
形,就是指市场的走势“痕迹”,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图形是否走入了操作者的框架,是否在走势中出现了触发交易的关键点。
意,则是指阶段性偏好所产生的规律,可以狭义的看做“模式或图形背后的逻辑”。
定理,则可以被翻译为“市场运行的永恒法则”。
酒后行文有些抽象了,那就还是用上面说的空间突破举例子吧。
有的东西确实是在掀底裤,只敛重点讲原理。
“突破板”的显现就是“形”。
如果行情不再以“突破板”的形式出现,但原理依然奏效,那就是形变,意没变。
翻译过来就是规律还在,这类模式也奏效,都没变。
那么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定理,则可以理解为:
股价波动始终会以向上或向下的“突破”来产生行情,这是它的必经之路。
门槛前,就说这么多吧。
髓就是这个髓。
如果我们再回看前文说的“强者思维”之痛苦,往往就是主观卡死在“形”这个层面造成的。
但如果我们在内心对市场进行某种程度的“让步”,比如不再对模式做那么多的限定,不再框那么“死”,反而有可能让模式进展到“规律”或“定理”的层面,形成反向的升华。
并且可以以此反向调整模式的“关键点”,让它更符合市场运行的阶段性规律,而不那么死性的主观去限制它,也不用那么折磨自己。
这么讲,就很清晰了。
那么,人们口中的“悟道”,在我看来也更多基于特定时期“规律”的发现,而并不是定理。
之前有说过,顿悟感的产生,是对于一些问题链节点性问题的开窍,它生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共振,会为我们眼下所困扰的问题提供思维通路,但并不能解决永恒的定理问题。
这种快感,会在推进后续问题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,也终究也会被未来偏好周期下产生的新规律磨平;因为前面说了,任何规律都是阶段性的。
相反,定理却是一些非常纯粹且平和的东西。
它不会产生任何顿悟的兴奋感,更不会以某种秘籍,捷径或窍门的方式出现。
定理始终存在于我们认知的某个角落里,当你第一次主动向那里看去,终究会发现一些事情“也只能是这样”。
规律的发觉,会让人有“竟然是这样”的惊喜。
而定理的呈现,更多是“只能是这样”的姿态。
扒我自己的底裤。
比如:
“换手卖点”是规律,“猜疑链”就是定理。
“龙头周期”是规律,“未来决定过去”就是定理。
那如果我说“试错、主升、震荡、主跌”也是一种规律的话……
毕竟行情在很多时候并非会按照这四段式划分“规矩”的前进;
反而是我们总是通过时间级别收放,或未来决定过去的方式,让行情随着我们的“主观心愿”去主动“匹配”这一框架。
难道不是吗?
这就是我否定它的原因之一。
那么好,什么又是相对于它的定理呢?
诸位可以思考一下。
下一篇连载里,老丁也会给到我的答案。
它对应着三浪体系的第四条定理。
总之不难发现:
看懂了规律,可以立马着手模式和三通,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效。
发现了定理,可以作为思考的逻辑起点,但不能解决模式的燃眉之急。
并不是咬文嚼字,而是有些东西本质就是一念之差。
综上所述,老丁我在自己的体系中,将这类“仅存在于一定时间段内”的规律,统称为“偏好周期”。
它被定义的核心在于“它只在一定时期内存在”。
它的存在也有长有短。
短期,可以理解为路径依赖、边际递减、某种好做的固定模式,或者一定时期内大概率会发生的现象。
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去剖析“形”,进而掌握规律,老丁我也分享过不少这样的方法。
比如,可以按照类似“股市内参”一文的方式,通过扩维,把各种“无形”的痕迹变为“有形”,让规律通过数据的呈现变得“可视化”,然后自动现身。
说到短期偏好,聊一下“主流”。
我个人体系内的主流,主要是指当前“短期偏好周期”下,近期能够被识别出的市场偏爱的“炒作方式”,我会优先在这个主要方向内进行阶段性的操作。
而并不是按照外界的普遍认知,把它局限在概念和题材的范畴。
因为在我的体系中,题材是相对虚无不可见的,是会依照环境变化的,是次要的考虑条件。
而已经走出来的路径,偏好,赚钱效应标杆的上涨方式,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“形”和实体。
进而去捕捉短期内生成的规律,即偏好到底是怎样的。
反向来看,对手盘也会根据眼睛看到的客观“形态”而产生交易冲动,其次才是其他的条件。
即使一个题材或个股被吹的再好,没有让人看到赚钱效应,那一切都是空谈。
而赚钱效应,就是通过“上涨方式”来体现的。
从而让我可以去根据已形成的事实分析五力,交易自己的优势,而不是受制于如何预判题材炒作长短或高低的问题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,也有不同的逻辑和思路,这里没有对错,一切也和自己先入为主的经历有关。
比如,最初我发现树先生时,本质上就是发觉了“另一种情绪龙头的上涨方式”的痕迹。
它虽然也属于题材炒作,但只被我居于其次,只能算条件概率叠加的范畴。
事情的本质是,周期往往是由某些龙头标杆作为代表走出的,而这些龙头“上涨方式”的“形”发生了集体的变化,从中我发现了新的“阶段性偏好”并凝练出了“规律”,称之为“树先生”。
最终,再依照自己掌握的定理,贴合于新发现的规律去构架出“模式”,然后填充到世界观内。
这就是老丁我的思维模式和构建世界观的方式。
总之,树先生指的是一种中长期的偏好。
也有相对之下更长期的偏好,比如打板。
只要涨停板存在且板后逻辑不消失,那么围绕着涨停板制度必然会存在很多规律,且这种规律也一定能够被我们所把握,形成相应模式,然后被人们填入自己的世界观。
而当这一制度消失之时,这一规律就会随之消失或改变,我们也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模式。
所以打板,属于长期的“偏好周期”。
所以涨停板的各种模式或战法,依然处在“只在于一定时期内”的标准之内。
当在未来的某一天,形没了,意也没了,那就要回归到定理去找支撑了。
所以,我们可以说某些规律消失了,有些模式失效了,这都没问题。
但绝不能说一些定理不存在了。
有可能不存在的东西,就不是定理。
2021.7.21小结中的最后一句“易之不易见如来”。
我曾在2022.8.29小结中给出过解释。
那么这里再白话一点:
规律来无影去无踪,不变的是变动本身;
而变动中的不变,就是规律背后的定理。
好了,酒后胡言这么多,能看到这里的也确实是骨骼惊奇了。
酒也差不多醒了。
再随便聊聊,就回去关门唠硬货。
阿Q下吧,老丁现在也算是达成了最开始全职交易时的想法。
不受困于某处,夹着个笔记本,一根网线打天下。
我也确实依靠交易以这样的方式存活了下来。
算是个比较幸运的人了。
可多少还是带些遗憾。
我心里清楚这种“幸运”的来源于什么,是什么让我得以存活。
也正是后文将要详述的东西。
我也清晰的了解自身的弊端是什么,又是什么会让我感到遗憾。
这些遗憾,则更多源自于后端“知行合一”的层面。
它关乎于在整个交易过程中,能否在每日的知行合一与自我互博中获得主导权。
说白了就是前文中度量衡的掌握。
我这个人太懒散了。
自己对自己的拿捏,一旦失去控制,就必然会在KTV和ICU之间动荡。
即上文中那两个“强者”才能掌握的位置,老丁我也时常会失控在那里。
是和人性的弱点和潜意识的斗争。
这感觉像是啥呢?
像左手要打飞机,但右手突然按住它,在浩然之气的僵持之下维持冷静。
比喻有点刚脏,但非常直观形象。
每日的操作,我多少都也会在这两个极端中循环斗争。
这种斗争往往不会体现在“买点”,更多是集中在“卖点”的处理。
不知各位道友里,又有多少人能够深刻理解这句话。
将这种斗争过程所长期形成的结果连点成线,即刻画出了我整个交易旅程的“生命线”。
每个人的生命线有长有短,无数人折戟,少数人存活;有的人稳健,也有的人波折。
这就是某种“自我匹配”的问题,强者弱者各有各的路。
一旦拧巴着来,则很容易让生命线中断。
所以目前只能说,老丁我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退守顺应,让自己的生命线延长到了3年。
老丁我走到现在总体算是幸运的,毕竟太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折戟。
但我也是遗憾的,因为我没能在每个细节上把握的足够好。
正是因为这些遗憾,导致我的自由禁不起外界的太大波澜。
自由有限,利益永远会伴随风险,自由也必然捆绑着枷锁。
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是一种自由,更是一种代价。
基于2023.3.28小结所述的种种,让我再次感到这一切平衡随时有可能被打破。
人都是社会性动物,交易终究会在某个节点要放下“自私”,去面对责任。
只叹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。
当下即道场,生活即修行。
交易路漫漫,且走且珍惜。
最后更多是自我互博,并不是技术或认知问题。
三通有界,可本性难移。
老丁我的本性终究还是个放荡不羁,自律欠佳之人,难以终日乾乾。
回溯交易,满是“我和小明”的影子。
稳定枯燥的操作让我疲惫厌烦,但是能带来每月稳定的盈利。
临盘起意操作充满快感和愉悦,却会导致交易结果的不确定。
一路上,我总在肆意妄为和如履薄冰之间来回转换着。
我就这样一边自我反省一边走着。
一路上绿树成荫,长着不知名的小红花。
听着那奇怪的鸟,藏在四处嗷嗷嗷的叫。
突然,一尊雕像挡住了我的去路。
定睛一看,这家伙。
一名男子正在一边撸管,一边举锤自宫。
下面写着四个字:“自我完善”。
此情此景,我心我意。
自撸自捶,自我完善。
这不就是我自己样貌的刻画么。
好,那就以这尊雕像为节点,我们打道回府。
在下一篇“老丁小酒馆之三”直接上门槛。
推荐阅读:
猜你喜欢
- 2023-09-202023.9.20小结:金帝股份股票可看,002855股票起势!
- 2023-09-132023.9.13小结:捷荣技术股票破戒,华映科技股票硬顶!
- 2023-08-282023.8.28小结:恒银科技股票隔夜排,002333股票一字躺!
- 2023-08-242023.8.24小结:601065股票出局,硬性环境普跌扭转!
- 2023-08-222023.8.22小结:海通发展股票难搞,001324股票惊喜!
- 2023-08-182023.8.18小结:长青科技股票一字,盟固利股票很生猛!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搜索
-
- 热门文章
- 最新文章
- 热评文章
2023.9.25小结:三倍妖股挺立,精伦电子股票共振!
2023.11.22小结:天威视讯股票纠错,退潮点选旧去新!
2023.10.11小结:龙版传媒股票前行,退潮点后记一记!
2023.9.28小结:天地地天板核按钮,华脉科技股票警示!
2023.9.20小结:金帝股份股票可看,002855股票起势!
2023.10.27小结:妖股红包行情忆当年,圣阳股份股票打野!
2023.9.19小结:龙江交通股票突围,000536股票活口!
2023.11.1小结:天龙股份股票给力,文一科技股票可以!
2023.9.18小结:春兴精工股票打野,通化金马股票陪葬!
2023.10.18小结:圣龙股份股票坚挺,和顺石油股票漂亮!-无本创客
- 标签列表
- 最新文章
-
2023.11.22小结:天威视讯股票纠错,退潮点选旧去新!
2023.11.8小结:000628股票再怼,天音控股股票打野!
2023.11.7小结:高新发展股票狠怼,朝阳科技股票反包!
2023.11.6小结:603729股票红包领,满屏盲做龙字辈!
2023.11.3小结:603266股票信仰,龙韵股份股票打野!
2023.11.1小结:天龙股份股票给力,文一科技股票可以!
2023.10.27小结:妖股红包行情忆当年,圣阳股份股票打野!
2023.10.20小结:603178股票红包,吉翔股份股票干脆!-无本创客
2023.10.18小结:圣龙股份股票坚挺,和顺石油股票漂亮!-无本创客
2023.10.11小结:龙版传媒股票前行,退潮点后记一记!
- 短线交易
- 股票投资
- 随便看看
- 随机tag
- 最新留言
-
- 感谢
- http://bkzh.cc博主你好,这个是我的站,请问下换友链不?
- 学到了。
- 全职带娃呢
- 你好,关注了。什么原因不更新了?
- 感谢你的好意。但我们玩的不是同一款游戏。我更愿意从题材炒作和情绪博弈来看待市场。
- 老丁,你好。很感谢你能分享这样有价值的思想认知。我是一个接触量学半年左右的量学小白,我想告诉你的是缠论值得你去研究。当然是缠论和量学的结合。相信以你的智慧一定会发现价值。说一句狂的话:真是屠龙宝刀,战无不胜!!!用当下去确定过去,用过去去指导未来
- 感谢分享
- 三柏和银宝存在互卡争位的关系,即使二者皆续命,也改变不了今日先走分歧的实质。但存在反卡位的预期,确实有可能证伪上午形成的格局。但没办法,无法提前预判,这个地天和前一个情况不同。前一个更好判断。
- 老丁,刚看到三百又上去了,如果银宝也联动续命,今日格局是否被打破?
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访客 评论于 [2023-06-03 13:23:27] 回复
丁哥,可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!